各位代表:
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镇本级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以审议,并请镇人大代表和其他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5年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定推进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鹤山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工作方向及镇委全年目标任务,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百千万工程”基础保障,全力建设典型镇村。结合工业城(共和镇)实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积极稳健、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思路,优化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强化财源建设和零基预算管理,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城(共和镇)贡献财政力量。
(二)2025年财政预算收支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资源,锚定收入目标。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准确把握财税收入政策,着力分析经济形势,努力挖潜增收。全面核实家底,做活资产文章,盘活存量资产,确保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目标按时高质量完成。
二是统一调度,强化财力统筹。坚持尽力而为、量入为出的编制原则,统筹财政资源,强化对存量资金、上级专项资金及政府债券等各种渠道资金的统筹安排。
三是优化结构,保障重点支出。深化零基预算管理,健全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把紧预算关口,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的优先顺序,特别是支持做好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实事,强化落实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突出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和重大项目建设。
四是硬化约束,严肃财经纪律。严肃财经纪律,加大财会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切实把财经纪律和各项规章政策贯彻到预算编制全过程。完善预算决策机制和程序,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强化预算执行监控,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
二、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按增长6%安排,预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942万元。按照镇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分成后,预计实现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09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73万元,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44,663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根据上述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按照收支平衡原则,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相应安排44,66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254万元,上解支出16,409万元。
三、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
预计2025年工业城(共和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689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6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2,000万元,污水处理费上年结余8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
按照政府性基金性质和专款专用原则,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2,689万元。重点安排用于园区圩镇基础设施建设、“百千万工程”及污水处理等支出。
四、2025年财政预算主要支出安排
(一)筑牢兜实“三保”底线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积极推进零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始终把“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放在财政支出中的首位,把财政资金用好、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教育方面安排6,478万元用于保障学校师资及工业城一小、工业城二小、平岭小学改扩建、共和中学宿舍楼等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及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公共卫生方面安排2,268万元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强化公共卫生体系保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安排2,971万元提升人民福祉,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社会治理方面安排1,999万元创新公共安全及应急处置体系,切实提升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防控水平,不断增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环境绿化卫生方面安排1,500万元进一步改善圩镇园区农村环境容貌及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三大革命”,坚持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努力绘就城乡协调发展新图景。农林水方面安排2,629万元有力支撑“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建设,为“十五五”重点工作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二)狠抓资源推进典型镇提质增效
积极争取专项债、一般债、土地储备债及超长期国债,以创建“省级中心镇、美丽圩镇省级样板”为目标,提档升级城镇风貌,今年已获得专项债提前批3,500万元,将用于落实完善园区路网、纳污管网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深入学习“百千万工程”等各领域政策,盯紧中央投资预算、竞争性补助等资金,分析政策导向,明确争取资金重点方向和领域,今年已获得江门擂台赛典型镇奖补资金200万元;统筹镇级财力,安排2,850万元促进产业发展,精准助企纾困,积极培育优质税源,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笃行实干建设典型示范村
充分发挥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精神,统筹财力全力支持“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建设,跑出典型村建设“加速度”。安排500万元奖补资金举办擂台比武活动,激励典型村争上游,落实环境美化绿化、民生实事、完善基础设施等村级工程,以“头雁效应”激发队伍活力,引导各方面资源力量向“百千万工程”聚焦用力,突出城乡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坚持底线防范化解财经风险
积极配合上级审计及巡察审查,稳步有效完成审计及巡察提出的问题整改,加强项目及资金支出审核,加强财经纪律培训及学习,制定规范财政审批支出流程,强化预算编制同审计及巡察等监督挂钩机制,落实主体责任,提高预算执行率。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建立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坚决扛起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重大政治任务,稳妥有序、坚决果敢推动化债工作取得实效。
五、完成2025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积极组织收入,发挥财政合力,集中财力办大事
加强组织财政收入,锚定今年新引进项目及土地出让计划,重点关注耕占税及房土两税一次性重点税源;有效发挥财税专班及税地联动机制,加强关注今年新投产新上规企业及去年留抵退税较多或税负较低的重点企业;跟踪落实重点非税项目入库工作,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拓展财政增收渠道,继续积极争取典型镇村等上级资金,做好省典型镇“补改投”资金600万元投后的跟踪及管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合力,集中财力办大事,保证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支出。抢抓专项债等资金政策机遇,深挖项目潜力,做大项目“盘子”,为工业城(共和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坚持过紧日子,兜牢“三保”底线,统筹资源做实事
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围绕“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强项目资产管理、加强预算管理”三个方面,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各部门“过紧日子”主体责任,带头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比例10%及以上,严控“三公”经费,严格公务车辆使用,严审公务接待,压减三公经费预算不低于10%。二是积极推进零基预算管理,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着重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支出,提升人民幸福感。
(三)深化预算管理,强化绩效评估,切实管理办成事
强化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及事后评审审核机制,健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制度,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全流程,在建项目开始实行事前绩效评价、资金支出过程实行事中监控、项目完工后实行事后绩效评价,实现绩效评价全过程及全周期管理。聚焦财政重点支出绩效,将绩效考评结果与资金分配等实质性挂钩,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四)牢固法治预算,加强财政监管,守住纪律做对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财政新形势、研究财政新情况、解决财政新问题。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管好用好各项财政资金。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做好日常财政支出审核把关及项目立项审核,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贯彻执行上级财务制度,及时传达上级政策文件精神,规范财政支出流程,重新制定财政资金支出审批要件清单,切实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2025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艰巨繁重、责任重大,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们将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财政担当,全力攻坚、多措并举、蓄势前行、精准施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动摇,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指导,为工业城(共和镇)“百千万工程”建设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附件1:2025年工业城(共和镇)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表.pdf
附件2:2025年工业城(共和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预算表.pdf
附件:
相关稿件: